bet356·(中国区)官方网站

暑期社会实践

“传旧堂,承古韵”实践团—重拾古建老灵魂 2018年8月14日

时间:2018-08-27来源:机电学院点击:1132

第二站:江淮之滨——安徽

    8.5-8.9,结束了南京之旅,我们马不停蹄地奔赴安徽,在黄山匠成公司的资助下,对安徽现存的会拍古建筑群进行了走访拍摄。徽派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派别之重,体现了江南地区古建筑的秀美,精致的雕梁画栋是任何派别的古建筑群都没有的。所以,安徽古建筑的拍摄,作为团队的重中之重。
    86日,在徽州古城区,见证了几个经历百年风霜依旧具有震撼力的徽州老街牌坊。那些百年沧桑的老楼,依旧作为民居,延续着他们最后的生命力。久经风霜的阶梯,长满青苔的“绿毛狮”,安徽古建筑大都保持着他们最原始的状态。下午,我们走访了呈坎,见证了流传至今、神乎其技的木雕、竹雕技艺,建筑物精美的月梁、南瓜梁和翘脚让人惊叹,小桥流水,黛瓦白墙,黄牛哞哞,仿佛穿越世外桃源,尽管烈日炎炎,队员们都神清气爽、精神饱满地尽收眼前景色。
    87日,我们深入山中,走访安徽黄村,采访了当地住民。黄村远离市区,也鲜有商业化。这里的古建筑则与市区、旅游景点等地的古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当地的保护及修缮措施不到位,古建筑的寥落、危房的无人过问。败落的古建筑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楼梯的吱呀声和倒挂在房梁上成群的蝙蝠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迫。遭受火灾、年久失修的古楼危房增加了我们的拍摄的危险系数,村民对着我们地镜头大声呼吁政府和社会人士对于古建筑修复过后的管理与二次保护、呼吁青年人对于古建筑保护与修缮的重视。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遗产,这满目疮痍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拍摄障碍更是一种对未保护好现有古建筑资源的痛心与惋惜。